小学陈君老师观摩西二旗小学班会课有感

作者: 时间:2014-05-13

今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海淀区小学督学专家走进西二旗小学活动。观摩了一节《追求梦想做有志少年》的主题班会课,然后徐刚教授对本节班会课进行了点评。作为班主任,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1、作为班主任,她扮演了三个角色:人民教师、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所以班主任责任重大,是小学德育的主力军。

2、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应该做到三点:德知,让学生能明白事理;德行,能把自己懂得的道理付诸于行为实践中;德性,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成为学生自觉,自发的行为。

3、班级主题班会课,要体现与时俱进。既要联系国家的思想方针,又要能针对本班学生特点,抓住现象及时教育。当主题教育结束后,还是应该回归到养成教育,也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常抓不懈。

4、班会与队会课的区别:班会是学生的集体生活,队会是学生的组织活动。班会课不是为了应付学校安排而组织的活动,而是老师抓住每一个班内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的过程。也许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可以作为案例导入班会课,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而队会课,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最后要有总结,明理,动员,使本课的意义得到升华。

5、 一节班会课,要“四有”:有事例、有榜样、有交流、有思考。班会课,首先要体现班味,即集体的味道,全体成员像一个大家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到主导的作用。其次要有童趣,如果像成人一样化的模式套路,就失去了童真,变得虚假。再次要有动静,班会课不是只给学生开的,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把家长请进来,让他们参与到班队会中来。最后要有后劲,班会课的延伸很重要,同时由对小我的认识,转而对国家民族兴亡的关切。

这一次聆听讲座,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今后将更加关注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让班会课像春雨一样,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