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教师,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以及授课,我学习到了很多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方法, 也常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得到更多的收获。
在一次培训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马涛老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马老师一开始就给我们讲解了参加教师工作后的困惑,各种描述激发了我的认同感,我被深深吸引了。马老师为我们分析了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包括:课堂秩序控制较难、学生不爱学、教学内容学生记不住、每节课结束时自己筋疲力尽切郁闷等等,究其原因,是课堂设计的问题,是对课程的认识问题。课堂设计中的教学实例应该体现什么?应该体现生活实际的、有价值的、学生身边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参与解决。如果学生案例离生活远——学生不感兴趣,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学,学生不爱学——导致课堂纪律难以把持。
这些问题正是我所遭遇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马老师举了一个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实例:讲photoshop的仿制图章工具时,可以联想到学生们都爱玩的“大家来找茬”游戏,利用仿制图章工具让学生自己制作这个游戏,并让同学们来玩。并且在组织信息活动中,要有趣味、有价值;要有探究空间,最好能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有信息获取、甄别和加工的需求;要能够融入学生个性思想的答案;要有表现学生成果的作品空间。马老师的这个设计和要求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这学期正好教授学生photoshop的选修课,所以我觉得可以把这个设计在课程中运用。
在一次photoshop课堂上,我为学生讲解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首先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来找茬”,然后把相似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找不同。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聚精会神找两张图片的不同。在找了几幅图之后,我让学生观察,不同之处有什么特点,并让学生举手回答。有些同学看出来了,是把图片某一小部分重复一下。因此我引出本节课内容——仿制图章工具,你来制作“大家来找茬”游戏。
由于本节课选取的案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生活周边的事情,所以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我简单给同学们讲解一下仿制图章工具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然后让他们从素材里挑选图片自己探索制作“大家来找茬”游戏。孩子们积极在电脑上动手制作起来。我在教室巡回指导,发现孩子们由于很感兴趣,遇到问题会主动想办法解决,并且很有想象力,不仅能够将仿制工具运用得恰如其分,做出跟“大家来找茬”差不多的游戏来,而且每个同学的角度都不同,做出来的图片都很有自己的个性。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孩子们对仿制图章工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将使用方法和功能熟记于心。
最后做好的同学可以让旁边的同学试着来找茬,我也选了一些制作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放在大屏幕上供学生评价。一直到下课,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很开心自己也能够制作“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并且不断追问我,下节课我们要学什么。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本节课在马老师的点拨下,选择了体现生活实际的,学生身边的案例来教学,学生很爱学,参与度很高,并且课堂纪律控制很好。课堂结束时,教师不但没有“筋疲力尽”,还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由此可见,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继续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比如下面要讲“液化”或者“涂抹工具”时,可以引入明星漫画——突出明星特点这个案例来讲解,我相信孩子们同样会很感兴趣,很爱学,这样老师也能轻松把控课堂,并且收获高效。
以上是我对自己课程的教学反思——正确教学案例在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以后的培训和教学中,我会及时总结,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