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见面课系列报道】小学音乐教师焦雷《音乐小屋》

作者: 时间:2014-04-21

4月16日下午。小学音乐组焦雷老师进行了一节新老师见面课——《音乐小屋》,组内教师听评了本次见面课。

本科由听音练习、情景导入、歌曲主干节奏练习、学习歌曲、拓展练习五个部分组成。在歌曲主干节奏练习的时候,老师通过情景设计,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快有趣的环境下让学生了解节奏掌握节奏,为后面学习歌曲奠定基础,使得同学们在学习歌曲进行顺利,不但让使学生快速学会歌曲,还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拓展练习时让男生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练习,整堂课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下结束。

课后,组里的老师们对此次课堂进行了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给予了焦老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老师感到受益匪浅。

附:焦雷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第一次正式做课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写教案,做课件,并且反复进行修改加工,但是再怎么理想化的教案没有再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师不且定会发生多少突发事件的,这也考研了一个年轻教师的应变能力,我师再二(9)班执教了《音乐小屋》一课,一堂课完成的还是很顺利,同事也感谢组里老师再课后对我的鼓励,点评,并且提出中肯的意见以及建议,为此,我也静心反思,深刻感受到:音乐课的形式多样化,并且不断创新,但是再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弄弄的音乐性。

在上课问好以及听音练习之后,我出示课件,一个充满高音符号的屋子,通过孩子们的观察力激发兴趣,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是第一步,紧接着,我告诉学生小屋里有好听的歌曲,同学们要念对密码就可以进入小屋学习,学生们非常兴奋学习的非常认真,这着实为我后面的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整堂课都在我的控制之中,我也庆幸自己让音乐课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课后我反思,我在教授的过程中还是不够细致,学习必须是有重复的练习才可以掌握,如果害怕学生枯燥那就应使形式多样化。学生不但不会枯燥还会更加感兴趣。

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但总体来说,整节课能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堂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中去体验、聆听、创造、合作、表演。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