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海淀区美术教师进修课有感

作者: 时间:2016-09-12

2016年9月8日,小学美术组教师祁江欢、赵晋一、宋亚楠老师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美术学科培训与教研活动,聆听了杨建老师所作的题为《创新运用教材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学科培训课程。

首先,杨建老师强调了近年来提出的核心素养,接着提问我们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老师们面面相觑,经常听到核心素养,却很难把内容熟记于心,而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更不清楚了。这些基本的概念我想其实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应该准确记忆,夯实基础的教育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的指导教学。实际教学中也是如此,比如教师对于“设计”一词概念不清,基本的指导思想不清楚,正确的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杨建老师指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有五项: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识读与美术表现。而图像识读与美术表现两项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着重培养的。如今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对未来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在视觉艺术领域的美术课程中去学习训练。杨健老师建议美术课堂讲课让位于欣赏,尽量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图像,尤其是令学生感动的图像。

另外,杨建老师指出我们应改变思维,与时俱进。艺术学科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我们美术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教育的先进科技,比如电脑动画设计等,美术教师的课件应该更具设计感与科技感。另外教育理念也需更新,较新的学习模式有“主题”单元学习、问题解决与任务驱动、情境学习、综合性与跨学科、自主性、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评价导向学习。老师可以学习借鉴一下。将自己的理解经过转化,形成个人风格,最终顺利的传递给学生。

最后,杨建老师对今年五年级新版美术教材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提出了每一节课他自己的理解、问题与建议。每一类型美术课程都给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帮助老师更好的理解与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

我想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参内容的基础上延伸相关的课外知识阅读,甚至其他学科内容以配合跨学科教学的理念,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我们发现高年级的学生经常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其实是因为我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没有提供给他们乐于接受的,更多感受的图像。美术实际课堂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从时代出发,提供给学生更新,更有趣,更具知识性、更令学生喜爱与感动的美术课。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