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秘密——清河学区美术教师皮影艺术培训

作者: 时间:2017-03-31

“灯光漂白了四壁,岁月抹平了年轮。像田径场上的接力一样,皮影艺术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这代人的担当者在哪里呢?想从小学生抓起,必然要有引导者,美术老师谈起教材里有皮影相关的内容,许多老师表示并没有真正接触过皮影。为了使美术等艺术学科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孩子们接受、继承和创新,所以有了我们今天的活动……”清河学区管理中心的于老师深情而又充满希望地对我们说。

皮影传人、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龙在天袖珍人皮影剧团团长王熙从皮影的起源--汉武帝和李夫人凄美爱情故事讲起。向我们展示了皮影的制作过程:通常要经过选料、制皮、画稿、雕刻、上彩、脱水、缝缀、装杆等八道程序,手工雕刻千余刀。皮影的原材料一般选用牛皮、驴皮和羊皮,手工刮制兽皮这一技术活由于又脏又臭正面临失传,却是制作皮影最关键的材料。

皮影的表演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坐立行走、洗脸梳头、端茶倒水、玩刀弄枪等动作和心理的变化都是后台的操纵演员通过控制手中的几根皮影杆来完成的。并配合琴师、鼓师和配唱演员,一出大戏就开演了。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大多皮影艺人都是“一专多能”。

皮影社团的鲁德峰、贾盼盼两位老师为大家进行了鼓乐伴奏的皮影表演,她们的唱念做打样样在行,瞬间俘获了参会老师们的心。活动的最后环节还精心为我们准备了各种体验道具,让我们也切身地参与其中,感受了皮影艺术创作的独特之处。

王熙团长与鲁德峰、贾盼盼二位老师互动(此图来自清河学区管理中心)

皮影艺术进校园教材及部分皮影作品

老师们感受和制作皮影道具

北外附校老师和皮影艺人合影

美术教研组 祁江欢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