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翠微,史脉久长,4月7日小学美术组六位老师在王雪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翠微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当日,翠微小学为各位老师呈现了三场不同类型的展示课,分别是姚惠敏老师的面塑课,王浩、王朋老师的国画、篆刻,以及吕丹、黄有光老师的剪纸、书法整合课。
在姚惠敏老师的课上,姚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孩子们导入了猴的寓意让学生们对本节课充满期待。在感受面塑的练习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揉、搓、压、贴、捏、扎、拧、挑等基本技能,尝试借助基本造型,结合动态塑造自己喜欢的猴子。期间学生对于猴子的侧脸掌握不是很好,姚老师结合小水滴的形状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姚老师更是巧妙的运用了猴子身体灵活的特点引导孩子摆出了各种有趣的造型,通过本节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做小猴子的技巧,更认识到了面塑技艺的源远流长。
在《画印合璧》—国画、篆刻的整合课程上,王朋、王浩两位老师让学生欣赏古玺“成”“墨”让学生观察异同,让同学们亲自感知篆刻的力量。在讲解国画“树”的时候王浩老师通过微信导入,让大家体验树的品格,为学生讲解“干粗枝叶,四面出枝”让学生认识后理解前后遮挡关系。在分枝上老师让学生找到鹿角枝和蟹爪枝的参差与交互的规律并印证了黄宾虹先生的名言;“树有交互参差,乃别四枝”。通过老师们的讲授,学生们学以致用,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裁笺写福》剪纸、书法整合课程上吕丹、黄有光两位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们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挂笺。老师为同学们在外形上总结出了中间部分为膛子、上下左右为边框、低下的装饰叫穗子,以此方法让学生了解挂笺的结构。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感受挂笺的巧妙构思,由此在展示成果的时候黄老师巧妙的引出福字教学。黄老师通过介绍天下第一福让学生了解福字的演变过程,并分析颜体《多宝塔》中的福字。老师用图形分析法分析出字的特点,以此教授学生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学生们动手实践的时候提出了更多巧妙的构思,最后两位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贴挂笺,虽然春节的步伐结束了但孩子们强烈的研究兴趣还在继续,这让我也深深的被传统文化教育所感动。
通过这三场展示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学技巧上的多样性,美术教学内容上的丰富性。我们不单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巧更要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学生手里传承下去。随后我们参观了翠微小学的“书画展”看到了孩子们许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美”的表达。在我们以后教学上,我也会让学生在健康阳光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创新,让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