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上午,我旁听了来自台湾元智科学简老师的一节课——《轻航机制作》。整节课节奏紧凑,课堂气氛热烈,学生
学习兴趣十分浓厚。通过听课,我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在课堂导入环节,简老师首先在黑板上记录了每组学生累计获得的星星奖励数量,并强调得到20颗星星后可以将飞机带回家,
学生闻言齐刷刷坐端正,为获得心爱的飞机而努力表现。随后,简老师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目标——让飞机起飞,引起了学
生浓厚的兴趣。
在制作航模之前,简老师认真地强调了安全问题,强调学生不要被螺旋桨划伤手指。接下来,简老师耐心地教学生如何
一步一步地用手中的材料组装轻航机模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飞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风趣
幽默,讲解耐心细致。在简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面前的零件慢慢变成了完整的飞机模型。飞机组装完成后,老师带领大家
整体认识了飞机的结构,学习了机身、机翼、轮子的作用,在提问环节学生都很积极地举手回答。
最后,一堂有意思的课在整齐的“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的口号声中结束,下课之前,学生们在亲手制作的航模上
写上自己的名字,期待下次科学课时能够将它放飞。
这堂妙趣横生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首先是简老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上,采用有趣又有效的口令“大白鲨,闭嘴巴”以及小组加减星星的措施,在可以提高
学生的自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制作航模的过程中,老师很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不要事事求助老师。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老师安排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做“小老师”,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既能调控课堂节奏,节省时间,又培养了
学生热心助人的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堂课上,这句话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找到了动
手做和动脑想的乐趣。这种求知和探索的兴趣,恰恰是梦想起飞的翅膀。


(供稿人:小学科学组安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