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组参加海淀区学科教研计划及教材分析讲座有感

作者: 时间:2016-03-04

2016年3月3日上午,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美术组于晓菲、王芳老师参加了由李雪梅老师主讲——教研计划及教材分析讲座,收获很多。

李雪梅老师首先进行了新教材解读,主要是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分析。李老师的讲述非常认真仔细。她说有些课可以整合为一个单元。例如,前言的《农家景》与第三课《刻纸》和第四课《点彩刻纸》,它们之间有很强的连贯性,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研究课。刻纸和剪纸的美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欣赏国内外不同风格的作品,相互对比、借鉴。

有关中国画的两课《学画大熊猫》和《雪花猫头鹰》是一个单元。儿童国画要有童真童趣。水墨作品精彩与否,基于老师的基本功底高低。

《画家凡•高》和《向日葵》是一个单元。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多搜集有关资料,通过阅读有关著作、看相关电影等方式了解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我们身边的植物》和《画水果》是写生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植物本身美感的呈现。

《北京的城楼(一)》《北京的城楼(二)》这两课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北京城楼一砖一瓦之间的美,了解其故事、分析其特色。李老师的讲述声情并茂,语言幽默犀利,还不时为大家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

接着,欣赏研究课视频《木板年画》。李老师特别提出该研究课最有特色的地方是老师给学生的分组方式,不是常规的分组方式,而是按照木板年画的制作顺序分组,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就能感受木板年画完整的制作流程。

第三项是本学期教研计划。在教研方面:常规教研是讲座与研究课相结合,现场与远程相结合。创新教研是设立专业工作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调研方面,集体调研、学科组调研、驻校调研、学科督导,服务学习、服务教师。此外本学期还有专项工作,《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用书》修订与视频录制。以及《小学美术书法教学中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课题)和《小学美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

学生需要专业基本功过硬的老师。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向本学科骨干教师学习。美术教师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宽,多考察收集资料,多与民间艺人、手工艺者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