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受:“议论文如何点题”这节课备课十分充分细致,选点尤为突出,而且做到了讲练结合,强调了课堂的实效性。
从比较阅读海淀一模考试作文的开头引入,让学生阅读后评价优劣并分析原因。之后,虞老师进行了考情分析——考场优胜作文的条件很多很多,但首要的、必要的条件是必须紧紧扣住题意。通过展示海淀区一模作文评分标准,再次明确不论是哪类文章,点题都是至关重要的。点题,是优秀作文的“锦上花”,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明确了点题的重要性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点题。最后总结得出可以在题目、开篇、中间各段段首、结尾等处进行点题。虞老师这节课并没有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而是抓住“开篇点题”这一点组织课堂教学。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通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实例展示、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开篇点题的规律。归纳出开头的模式:概括(材料)句+过渡句+观点句。在此基础,学生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理,适当的创新,这样就可以保证议论文的开头简洁明了了。最后,让学生进行当堂的实战练习。
总之,虞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不仅关注学情而且联系高考形势,为将来高三作文写作打下了基础。这节课突出强调了课堂实效性,避免了课堂空洞的讲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
诗歌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以读懂诗歌,显得至关重要。这节课主要讲解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归纳出了七种方法,让学生去读懂诗歌,把握思想感情,而且配有对应的诗歌练习题,但是没有跟进的诗歌练习;对应的诗歌练习题都是学生未接触过的,所以学生对诗歌理解有些难度。课堂进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诗歌的选取上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再者,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通过例题自己总结出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课堂实效会更强。整个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思维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投入更多的感情和激情,以此来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