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目标更为细化,让学生学习更有规范

作者: 时间:2014-03-21

让教学目标更为细化,让学生学习更有规范

——《柳叶儿》教学反思

初一语文备课组 孙婷婷

3月20日上午,张校携上地实验学校朱校长来我校听课,我在初一3班上了一堂展示课,课后两位校长对我的课做了细致的点评,以下是我结合校长点评后的一点教学反思。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虽然已经有了关注学生的意识,但我目前的备课重点还是放在教材上,而在备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教学目标,并且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精巧的教学步骤达成目标。《柳叶儿》这篇课文,是作家宋学孟在成年后怀念童年时靠吃柳叶儿存活的酸楚的经历,在看似单纯的笔墨中其实蕴藏着时代的巨痛。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通过细读法,感受“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通过背景介入和朗读法,体会时代之殇中普通人生存的无奈与卑微;品味文章生动描写的语句,训练学生神态描写的能力。

课堂中,学生对文章苦乐的分析较为充分,但是由于我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尚弱,导致对人物卑微生存的现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正当我课后为学生发言而惊喜,又为备课内容未完成而懊恼时,张校的一席话让我重新思考课堂:

“你引导学生充分赏析了柳叶儿蕴含的苦涩与童年时不识愁滋味的快乐,虽然此前自己做了示范赏析,但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表述的标准,学生依然停留在感性阐述的阶段;同时,这种赏析的过程稍微显得有些混乱,有时候是内容层面上的赏析,有时候是写作手法上的赏析。”听完这些话,我突然有醍醐灌顶之感。细思课堂,学生虽然发言较之以前更为积极,但是他们的发现的确还停留在内容发现和感性言说的层面上,并没有用更为规范的语言组织自己的语言,整理自己的思维,而这种能力,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加以细致引导外,还需要在平时的作业中加以强化。

“你提的问题学生课堂的反馈均较好,但是你的提问设计如果要细究的话,还是不够精心。”张校的这几句话在我的心里又引起了波澜。的确,在教学大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在达成这种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精心设计小问题,层层推进目标的达成,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本节课使我收获颇多,也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