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中心小学组吴琼反思

作者: 时间:2014-11-25

听完几位优秀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经验,我深有感触,老师们口中的那些“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哪个班没有几个爱调皮、不服管教的学生呢,重要的是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用怎样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用怎样的心情来接纳孩子。

我们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对所谓的“特殊生”也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特殊的,这样容易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比如,以前班上有个学生,很容易动怒,睚眦必报,我跟当时的班主任都只是采取了让别的学生多谦让他一些,虽也讲了一些与人相处的道理,但没有落实到这个孩子身上,反而让他疑惑为什么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更加不会跟别的同学相处,如果当时我们都多表现出一些作为教师的智慧,多花些心思来改变他,可能今天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掌握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教育,有的时候甚至是不问缘由,导致很多孩子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我们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重复着那些所谓的大道理,孩子们耳朵听起了茧子,却总也记不到心里,我们只顾着埋怨孩子们不懂事,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殊不知孩子们都渴望着老师的爱护、理解和宽容,就算是再调皮的学生,只要让他感受老师的爱,就一定会有所改变,一个成年人还很容易犯错误,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来接纳每一个孩子。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首先要想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赖感,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才能根据具体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对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家校协作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而学生在校的表现往往也能反映出他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跟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双管齐下,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把家校协作的力量充分的发挥出来。

这次经验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借鉴各位老师的方法,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从而把工作完成的更好。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