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中心小学组 刘一平反思

作者: 时间:2014-11-25

宿管中心小学组 刘一平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的鼻祖,孔老夫子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世人的警世恒言。人人需自省,作为老师,更需“三省”。“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案例分析会上,每个发言的老师都针对自己班级有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采取了自己独到的方法去应对他们的不良习惯,而我亦需反思,和他们的方法相比,我的方法能否更合适,更有效?若是合适,是否每个孩子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解决?若不合适,我要如何做才能更恰当?听到她们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头疼时,我依然要反思,我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孩子,我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真正的接受我,接受对她们来说那些似懂非懂的道理?

发现每次在和别人介绍完我的工作时,别人都会再问一句,小学的吗?我:对。问:几年级?答曰: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现在三年级了。之后的反应基本上如出一辙——小孩不好带吧?虽然我基本上都用“还行”一带而过,但是个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知道。有几次和孩子家长沟通、或在开放日家长们看着我们管理孩子的时,家长们都会说一句:“真不容易,这孩子我一个就够头疼的了,32个?想都不敢想!”我哑然失笑,随后取而代之的就是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这个职业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做得来的。都说教师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但是这些东西岂是说说就可以的?对孩子若没有足够的爱,何来爱心?对孩子没有足够的怜惜,何来耐心?对孩子没有足够的重视,何来细心?有的家长还和我说我心态好,这点我承认,因为每每和孩子们分开之后,能给我留下印象的都是今天哪个孩子卖萌了,哪个孩子懂事了,哪个孩子贴心了,其中肯定不乏有淘气让人头疼的孩子,但是——虽然毛毛做事有点磨蹭,可是她热心能干啊;虽然仔仔比较调皮,但是做事认真啊;虽然晨晨纪律上需要我多操心,可是最近的进步的确很大啊;虽然我们班纪律还是有点乱,但是自立性比较强啊!虽然说教育孩子是费点劲,但是这不就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吗?只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注,有足够正确的心态,及时把握孩子的心思,其实他们的那些看起来让人想揍小屁股的小心思,小行为不正是可以令我们引导他们行为表现更上一层楼的切入点吗?

仔仔——我们班一个天真好动的小男孩,初次见他,我就被他强大的交际能力震惊了,此事令我至今难忘,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站队时在以为我没有注意他的情况下,回头对他后边的小男孩说“我叫仔仔,你叫什么呀?可以做个朋友吗?”至于他身后那个小男孩的反应我至今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仔仔的言行已经深深印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之后的时间里我却发现他是一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嘴巴和行为的小孩,每每在需要大家安静等待的时候,就看队伍中的他绝对的突兀,不是招招这个,就是动动那个。好吧,他爱玩,那大不了,在路队中,我牵着他。可是——“你!别动了!你!别说了”,我无力,“仔仔!你!过来!”看着孩子一脸幽怨,我灵机一动,既然他的交流能力这么好,那我何不让他试试做我的小助手呢?可是,班里已经有体委了,那么,就让他在队尾吧。“仔仔,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什么呀?”“老师需要你在队尾牵着容易掉队的同学的小手,叮嘱他们不要掉队,然后有几个同学你帮刘老师关注一下,如果他们在不合适的时间说话,你帮我提醒一下好不好?”“好!”。这个办法果然有效,有几个孩子的行为还不需要我制止,仔仔就已经帮助我提醒了,甚至他对我说他对我说有些同学因为有进步了,他还表扬了他们还汇报给了我,我听了立刻给予了他们小贴画的奖励,还给了仔仔一个小表扬信作为鼓励和支持。这样下来,果然效果显著,多亏了小仔仔强大的沟通能力,简直是一箭双雕!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也许他们的独到时不时会给我们带来无奈和困扰,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我是老师,这是我的工作,他们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与其说是我们在爱孩子,不如说孩子们更爱我们,因为他们每天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进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他们对我们的爱。若说反思,只能说要把孩子融入成我们的一部分,把我们对孩子的爱深入成一种本能吧。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