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子音乐会——《会奏乐的单片机》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 时间:2014-11-27

11月17日下午,我在小教407单片机实验室为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会奏乐的单片机》新教师公开课,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一、课程引入

上课后,我先给学生展示两张音乐会的图片,一下吸引住学生的目光,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我马上“抛出包袱”:“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同学们看音乐会的照片吗?因为听完今天的课,我们就可以在教室举办一场电子音乐会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让单片机奏乐。”学生们顿时很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趁热打铁,复习旧识,导入新知

我对学生说:“要想让单片机奏出音乐,我们需要学习一条新的指令,在学习新指令之前,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指令。”在带领学生复习完之前学过的四条指令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五条指令:奏乐指令(03 N,M)。

三、引导启发,系统讲解,提问演练

学生看到奏乐指令后,都在想指令中的N和M都表示什么意思,我开始慢慢引导学生去理解。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怎样才能构成一段音乐旋律,音要有什么区分?”启发学生思考,引出“音高”这个概念。然后讲解了N表示音高,当N取不同数字时,表示的音高是什么。讲完后穿插提问互动,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这个概念,并且能否熟练应用。

讲完N的含义后,我开始启发学生思考M会表示什么意思。然后我示范演唱了一句没有节拍非常急凑的旋律,把学生逗乐了。学生体会到,只有音高,没有音长是不行的。于是引出M表示“音长”。之后给学生讲解了,M取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音长,只有音高、音长都具备,我们才能控制单片机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四、给出旋律,编写程序

讲完奏乐指令后,我问学生:“大家都明白奏乐指令的含义了吗?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一段谱子,你们能编出相应的程序吗?”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先把大家情绪平稳下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引出内容:“前段时间有一个电视节目,大家都很喜欢看,叫《爸爸去哪儿》。里面kimi跟他的爸爸唱了一首歌,是什么呀?”同学们纷纷回答:“小星星!”然后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小星星》第一句简谱,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编写这首歌的程序。

首先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音的音高和音长。音高都采取中音,第一个音为中音1,然后我拍手演唱一遍旋律,让学生观察到我拍一下手唱了两个音,确定每个音为半拍。我带领同学们把第一个音的程序编写出来:03 11 05,并再次讲解其含义,之后带领同学们把前半句的程序都编写出来。看到学生已经基本都掌握编程方法,我布置课堂作业,把后半句的程序也编写出来。同学们迅速拿出纸本,开始写程序,我走进同学中间巡回辅导。大约两分钟后,陆陆续续有同学编写完程序举手,我检查了一下,大部分都正确了。

五、校验对错,实战演习

我在黑板上把正确的程序都写出来,让学生对照是否有问题。修改过后,让学生拿出单片机,我强调了注意事项以及小喇叭的使用方法,比如不能把喇叭贴在耳朵上听等,然后让学插好线,通电,学生们迅速操作起来。

三五分钟后,教室开始响起单片机演奏《小星星》的音乐,并且接连不断,慢慢扩散到各个角落,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子音乐会在教室里上演。同学们欣喜地聆听音乐,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解,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后,我结合听课教师的评课以及自我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优点和不足。

1.在关注学生注意力方面

三年级学生容易被好看好玩的东西吸引,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教学方法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因此从一开始,我利用华丽的演奏会图片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过来,并且在讲解重点内容——指令的过程中,穿插提问和互动。当课程进行到中间,预测到学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转移时,我示范演唱了一句没有节拍非常急凑的旋律,不仅把学生逗乐了,更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控制在课堂中。

2.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引发学生学习的发生方面

本堂课采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知识迁移习得新知的方式,架构起学习框架。比如回顾指令00 N、01 N、02 N,M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新指令会是什么数字开头,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规律,得到奏乐指令是03开头。在讲解奏乐指令N、M所代表的含义是,教师也利用引导法,启发学生思考奏乐指令需要控制哪两个变量,得到答案后教师再加以强化,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让学习发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3.随讲随练,加深印象

三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在课堂中,对于刚讲过的知识点,我马上重复提问,或者让学生当堂编程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在每节课讲新课之前,都会复习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确保学生不仅听懂了,学会了,更深刻记在心中。在新知识变为旧知识,旧知识迁移为新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培养起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精准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操作中形成的团队合作能力。

4.在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有欠缺

由于我的教龄还不长,在课堂节奏的把控上不够熟练,有时候会出现前紧后松,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学生操作单片机时间偏长;有时候会前松后紧,讲课过程稍慢,导致学生操作单片机时间短,不能成功运行程序。在这方面我会努力积累经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课堂节奏把控合理的成熟教师。

学生编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输入运行程序

学生输入运行程序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

(小学科学组 贾晨薇)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