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号,宿管中心召开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交流会,听完各位老师的演讲,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孩子都是一样的,只是行为习惯的不同罢了,能不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的习惯就看你老师怎么做了。
班里曾经也有一位学生,让我很头疼,因为他天天是吃饭时乱说话;路队时不能安静;老师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老师批评他时,他态度当时很诚恳,可过后,他就照犯,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对他,我是三天一小批,五天一大批,他好像也都习惯了:无所谓。一次无意间,他做了一张卡片给我,上面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写完又被他擦掉了,但痕迹还在:老师我知道我有时做的不够好,让您经常生气。我当时很吃惊,心里热乎乎的:孩子,老师也错了,老师总认为你对老师的话从不放在心上,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不知悔改,对老师的教悔也当做耳旁风。没想到,你是有感知的,你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好,想改正,可就是找不到适合的方式。道理也都懂,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孩子,老师知道了,老师明白了,你只是偶尔有些顽皮,其实,你对什么都是在意的,老师错了。从此,我对他的看法也有了些改变。
算一算来北外附校也有半年了,和孩子们相处,最开心的就是秋游那天了。那天,老师和孩子就是普通的朋友玩伴关系,大家抛开所有的学业和工作,所有的烦恼和约束,全身心的融入大自然中,其乐融融,老师不用唠唠叼叼,孩子却出奇的乖巧听话。平时,总是挨批的孩子,也能发挥自己那超人的情商,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啊,向往自由和放松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一样的,但适应能力,自控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应的教育方法也不同。我相信,如果把他们放在一个无任何约束的环境中,他们也都能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想想平时,当孩子们偶尔违犯纪律时,自己轻辄生气,重辄对他们严厉批评,虽然当时他们能立竿见影的言听计从,但事后,事情发生时,他们还是照做照犯。就这样,犯了批,批了犯,一天下来,自己筋疲力尽,孩子也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相比之下,例会上的几位老师,也没有看到她们天天的怒颜相向,厉声厉语,可孩子不是也心悦诚服,听话懂事了吗!是啊,训斥有时不一定比微笑有效,怒火冲天不一定比心平气和更能解决问题,教育是一门艺术,传道授业解惑也,渊博的学识固然可以帮助学生传道授业,而言行的自律,更能够抚平孩子敏感的心灵。听过一个笑话说:小明没有写完作业,老师批评了他,对他造成了心里阴影,求这个阴影面积有多大,答,无穷大。当时听完觉得很好笑,可细细的品味一下,又觉得另有一番含义,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比任何的其它职业都任重道远,有时自己无意间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不是一时半会的震慑作用,而是一生的心理阴影,所以,老师,请三思而后行吧!
当一名合格的老师,真的不是说着那么容易的,任何的荣誉,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付出才收获的。我也相信这些“熊孩子”(淘气的孩子)都是上天派来考验我们的,宝剑是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才能锋利无比的,而这些孩子就是天然的磨刀石。我也相信,终有一天,这些“熊孩子”都会对我们说一声:“老师,我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们再也不惹您生气了,我们只会让您欢喜而不再为我们担忧了,您辛苦了!”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已不会遥远,那一天终会到来,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