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拂面而来的春风,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北外附校小学部的骨干课和优质课展评活动也拉开了序幕,今年小学部英语组的老师们借助国家性课堂研究项目“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平台,纷纷开展了对国标课程的深入研究。4月2号,我在五年级四班上了一堂基于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的展示课,课题为“Making Contact”。
整堂课一气呵成,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参与度较高,语言表达的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
片段一:开场一段1分钟的小视频,瞬间激活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在随后的free talk 环节,孩子们踊跃表达,虽然大多都是词汇表达,但这一场短时记忆性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了敢于发言的机会,充分照顾到了各个层次学生表达的需求。
片段二:图片描述环节,老师先将两个新授词汇用肢体动作和英英互译的形似介绍给学生,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产生联想记忆,快速掌握新词的表达;在词汇巩固阶段,老师采用了guessing game多人语言描述,一人猜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识别词组,这一环节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心理特征,玩中学,自然习得语言。
片段三:由于前期活动铺垫的较好,孩子们在之后的听力检测环节表现得相对不错,只有一个图片排序出现了问题,在第二次听的过程中,老师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快速找到相关的听力内容,这不仅要求老师有较快的反应能力,还需要老师对听力内容相当熟悉,才能保证一堂课的时间效率。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完成Listen and number的任务,但是老师还是坚持让孩子们听了完整的第三遍,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
片段四:把课堂还给孩子,老师改编教材,巧设情境,让孩子们谈一谈他们在特殊日子里会和远方的家人或朋友做怎样的互动。小组活动,同伴互助,在这20分钟里,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做调查问卷,做转述,给孩子们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不仅在内容上让他们有话可说,还在关注了真实的情感交流。
片段五:创编小歌谣chant。老师自己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编成一首简单而上口的小歌谣,同时,也让了孩子们自己试着改编小歌谣,给歌谣填词,让孩子们在歌谣中体会英语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同时也给了孩子们创造新歌要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勇于改编,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课堂教学中我也有遗憾,比如学困生因缺乏自信,发音较小,不敢张口;课堂指令不够清晰,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困惑等,但这些问题都是我前进的动力。虽然我也知道课堂教学不会有绝对的完美,但我始终坚信,只要用心,我就会在课改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前行。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铭记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这才是是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细细体味和慢慢践行的。


小学英语组 刘蕾
2015.4.2